王人博《宪法学30讲》法学大家的公开课
老师简介
王人博,著名宪政学者,法学家。代表著作有《法治论》《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》《法的中国性》等。《法的中国性》一书被中纪委网站两次推荐为必读书。
课程亮点
宪法学,研究的是“大”问题。它是我们理解立法思维和国家政治最重要的窗口。 在这门课程里,我们讨论的是宪法这种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思想。 推荐给对法学、政治学和历史感兴趣的用户,特别建议法律界人士、教师和公务员加入学习。 你会收获: 1. 站到历史上顶层设计者的位置,体会一种立法者的思维; 2. 走进政治活动的现场,看懂实践中的法则; 3. 参透世界大国历史转折的暗线,发现背后的制度推动力; 4. 看懂整个中国近代立宪的全程,成为复杂历史的内行。
课程大纲
发刊词:宪法学是每个现代人的必修课
-
发刊词(1讲)
宪法是国家的法,也是每个人的法。这门课讲的,是人类宪法通用的基本构架,和从古到今最激动人心的那些最经典的宪法景观。
-
发刊词:宪法学是每个现代人的必修课
-
-
导论(1讲)
宪法出现以后,现代国家取代了王朝国家,把人类的政治进程,汇聚到统一的赛道。从这个意义讲,宪法定义了现代国家的格林威治时间。
-
导论:宪法定义了现代国家的格林威治时间
-
-
第一模块:宪法的起源(3讲)
在这个模块,主要回顾对宪法思想形成影响最大的两个国家:古希腊和英国。同时也解释,宪法的“宪”字,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什么思想资源。
-
01 | 古希腊:有公民,才有宪法
-
02 | 英国:没有契约,就没有宪法
-
03 | 古代中国:“宪”意味着什么
-
-
第二模块:宪法的原理(已更新7讲)
本模块走进宪法内部,从国家、政党、选举、权力等方面,详细解释宪法是怎么运作的。
-
04 | 国家:和宪法谁先谁后?
-
05 | 选举:一人一票最理想?
-
06 | 政党:宪法鼓励党派斗争吗?
-
07 | 宪法和其他法:是公法,也是母法
-
08 | 权力:权力制衡就是三权分立吗?
-
09 | 法院:宪法可以用于审判吗?
-
10 | 人民主权:宪法不会变魔术
-
-
第三模块:宪法的缔造(已更新6讲)
本模块重点关注欧美宪法史上一系列里程碑,如《大宪章》《人权宣言》等,还会详细讲解美国、日本、德国各国不同的立宪道路。
-
11 | 大宪章:契约不是宪法
-
12 | 权利法案:光荣革命的果实
-
13 | 人权宣言:法国宪法的荣耀
-
14 | 美国宪法:务实是最高的智慧
-
15 | 德国基本法:领土是生死变量
-
16 | 明治宪法:“大日本”的“小宪法”
-
-
第四模块:搬来宪法救中国(已更新14讲)
本模块主要讲授中国近代的立宪史。前面的模块都是为了本模块铺垫,学习宪法学最终要回到中国。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模块。
-
17 | 药方:宪法救国为什么难?
-
18 | 康有为:君主立宪好,为什么所有人都反对我?
-
19 | 梁启超:变来变去,是为了坚守什么?
-
20 | 严复:西学大家,为什么支持复辟?
-
21 | 钦定宪法大纲:为什么晚清立宪是自掘坟墓?
-
22 | 退位诏书:怎么弄成了一地鸡毛?
-
23 | 临时约法:革命党犯了什么错?
-
24 | 袁记约法:“钦定”宪法也有价值?
-
25 | 袁世凯称帝:新技术为何导致假民意?
-
26 | 中华民国宪法:正式宪法,为何让宪政走到尽头?
-
27 | 宪法的规范:为什么大总统都喜欢“抠字眼”?
-
28 | 宪法的名字:为什么有那么多版本?
-
29 | 宪法和国家:中华民国的问题出在哪?
-
30 | 宪法的道路:从“立国”到“建国”有多远?
-
